淡水捷運民宿-台北yes
住宿資訊
優惠情報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交通指引
選 單
淡水捷運民宿-台北yes
住宿資訊
優惠情報
網路相簿
鄰近景點
聯絡我們
交通指引
新北市民宿0253號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於民國八十八年間實施道路拓寬,並且鋪設花崗岩人行道,商店皆配合整建,並懸掛上統一規格的招牌,塑造良好的淡水老街形象。淡水老街上店面林立,不論是懷舊或是現代店鋪皆有,還有許多淡水著名的傳統美食,像是魚丸、魚酥、阿給、酸梅湯、石花凍、鐵蛋及多樣化的海鮮加工製品等,讓您來到淡水不僅可以賞美景,還可享受眾多新鮮美食。
八里渡船頭
八里渡船頭位在米倉村中,是早期民眾往返八里及淡水的主要交通工具,單程只需六至十分鐘即可到達,搭船還可欣賞兩岸風光,感受微風吹拂。台北縣政府實施「八里渡船頭暨河岸整治計畫」,八里渡船頭即位在河岸的中心,計畫中不僅積極打造完善的硬體設施,更融入淡水河海的自然與人文觀光資源,營造悠閒的河岸風情,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料理及浪漫咖啡廳,不論是在岸上欣賞河景,或是搭乘渡船觀看河岸絢爛燈火,都...
八里廖添丁廟
八里廖添丁廟又稱為漢民祠,此廟原先所奉祀的神祇為關聖帝君,後因在日據時期不許民眾祭祀關公而逐漸荒廢,台灣光復後鄉民重建官宮廟,並因感念將廖添丁的義行將之入祀供奉,更名為漢民祠。民國七十一年因前來參拜的信徒眾多,廟宇後方增建了添丁公園,種植多種草木,提供民眾休憩散步的場所,民國七十四年時並將祠堂改建為「廖添丁文物紀念館」。廖添丁廟於農曆的十月二十六日舉行祭典,每年皆吸引許多各地民眾前往朝拜,熱鬧非凡...
沙崙海水浴場(關閉)
沙崙海水浴場位在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岸,擁有寬廣的沙灘及戲水區域,並設有兒童遊樂設施及騎馬場等設備,假日時常有民眾到此進行水上活動,早期是相當熱門的休閒場所。後期因經營不善,加上周圍海域內暗藏激流,屬於危險水域,因而關閉。目前台北縣政府計畫將沙崙海水浴場重新規劃為「文化創意產業特定專用區」,將作為藝文產業之用途。
無極天元宮
「淡水天元宮」處於大屯山脈的西北邊,起源於西元1971年,黃阿寬等八位負責籌建天元宮、真元宮和聚元宮等三宮,並依神明指示開鑿龍井,名為「八八龍池井」,1972年立開基香爐並在神木後方供奉無極老祖神像;於西元1985年無極天元宮落成,正殿供奉無極老祖,主神為玉皇大帝並旁祀諸位仙佛。 於1992年增建無極天元真壇,『無極天元真壇』高為200尺、樓高五層,圓形的建築外觀直徑高達108公尺,每個殿供...
漁人碼頭
淡水舊漁港因港口淤塞,民國七十年時建造第二新漁港,近年來更擴建停車場、碼頭及觀光魚市,結合鄰近景點轉型成為觀光休閒漁港。許多民眾喜愛在傍晚前往漁人碼頭欣賞夕陽美景,晚間白色的情人橋在五彩霓虹燈下更顯浪漫,防波堤上建有賞景木棧道,是情侶約會的首選地點之一。漁人碼頭更經常舉行小型演唱會與多項藝文活動,假日時也有許多街頭藝人前往表演,為漁人碼頭增添藝術氣息。
八仙樂園(休園)
八仙樂園位於臺北縣八里鄉訊塘村塘,佔地九公頃,園區內備有可容納6000輛汽車的大型停車場,自大門進入,快樂的氣息即刻湧上心頭。園區目前為東南亞最大的水上樂園,也為國內擁有最多設施及滑水道的水上樂園,除此,各項驚險刺激的遊樂設備,肯定能讓您驚叫不停。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也就是俗稱的小白宮,清廷因天津條約開放台灣通商口岸,英、美、德、法等各國領事抵台處理關稅事務,而當時淡水海關署也有派駐洋人官員,於是設立官邸供其在台灣住宿。小白宮為殖民地式建築,其特色為地基較高、落地門窗、煙囪及迴廊等設計元素,周圍建有綠地庭園。民國八十五年時曾遭財政部提報拆除,後因淡水人士及專家學者發起「小白宮搶救行動」,讓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官邸得以保留,並於民國八十六年評定為...
八連溪休閒步道
三芝鄉的八連溪休閒步道總長共十餘公尺,多雨的氣候讓八連溪水終年不竭,當地眾多的農產皆是引自八連溪水灌溉。八連溪休閒步道緊連著溪道建造而成,俯身就能端看在溪中悠遊的魚兒,沿途還有許多俗稱「美人腿」的筊白筍田,加上步道平坦適合長者與小孩且緊鄰三芝鬧區,是民眾假日經常造訪健行的休閒步道。為應映環保風氣的盛行,八連溪也設置有休閒腳踏車道,讓您可悠閒自在的徜徉在純樸的田園景色之間。
洲子灣
洲子灣位於淡水區興仁里的淡金公路旁,面對台灣海峽,屬於半月形海灣,沙灘平坦多沙,曾為知名的海濱遊樂區-洲子灣海水浴場。 遊樂區時期的洲子灣內設有景觀花園、摩登原始林區、五項競技場等各式各樣的遊樂園區規劃與設施,但因經營問題於民國88年關閉,加上海岸開發導致海岸萎縮,目前海岸邊只剩下活動中心的廢墟,吸引許多人前來此外拍取景。 民國93年興仁社區提出風華再現洲子灣,居民希望建立保護海岸線生態石...
福德水車公園生態園區(紅橋水車公園)
「紅橋水車公園」位於三芝遊客中心旁、八連溪左岸,距離三芝名人文物館約300公尺,佔地不到1公頃,為一處以水車為主題的休閒公園。水車利用來自大屯山純淨豐沛的水源而運轉,並以紅色大橋橫跨八連溪,搭配河階、植栽及水車,景致優美。
淺水灣芝蘭公園
三芝鄉的淺水灣是北台灣著名的景點,是一處擁有彎月形沙灘的海濱美景,海岸不遠處還有一片礁石區,許多遊客會到沙灘上逐浪拾貝,退潮時釣客也會到此垂釣,近年來更吸引眾多愛好衝浪的人士到淺水灣一展身手。淺水灣設置有賞景平台及海濱步道,湛藍的海洋與潔白的雲朵營造出屬於夏季獨特的南島風情,您可以在傍晚時分走在步道上靜靜觀賞天際旁的夕陽晚霞,或是到岸旁的特色咖啡館中品嚐美味餐點,享受微涼的海風吹拂。
淡水河岸景觀步道
淡水河岸景觀步道是許多民眾散步賞景的景點,步道全長一.五公里,規劃有親水河岸、水上舞台、咖啡座、觀潮灣及完善的商店街,傳統及創新的商品皆可在此找到。您可在河畔旁的咖啡廳內品嚐下午茶,欣賞河岸美景,夕陽西下時可見到遊客坐在河岸邊觀賞金黃日落,也可遠眺觀音山及出海口的景致,宜人景致美不勝收。
淡水火車吃水
「淡水」是以前火車淡水線的終點站,鐵軌盡頭備有水塔,因此當火車到站後,就會開到水塔下補水,同時再加入煤炭燃料,當地的居民就稱此動作為「火車吃水」。因入站時間固定,居民只要聽到火車鳴笛聲,就知道吃飯時間到了,火車在淡水當地別具意義,不過,1988年7月15日,淡水線的最後一班列車離站後,這個「火車吃水」的景象就從此走入歷史。 2014年6月,為了改善老街口機車違停的雜亂...
八里文化公園
八里文化公園位在新北市八里區,前身為十三行文化公園,占地遼闊,有大片草皮是孩童嬉戲的好去處,園區可與左岸單車道連成一氣,並無多於屏障物,因此吸引不少單車愛好者前往,沿途設有休憩涼亭與裝置藝術等供遊客欣賞歇息,附近鄰近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八里老街及十三行博物館,也可經由藍色公路前往淡水遊玩。 曾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的米飛兔由主辦單位贈送給新北市,便定居於八里文化公園內,於園...
世界巧克力夢公園
於2014年7月25開幕的「世界巧克力夢公園」占地約800坪,以巧克力產業文創之宗旨,結合主題餐飲、伴手禮商品、文創活動、會展服務等業務,發展出以巧克力為主題的樂園。園內包含馬雅市集、奇幻森林、未來世界、香榭大道、探險工廠、愛情國度等展示空間,還有巧克力DIY、巧克力劇場可以欣賞體驗,更備有主題餐廳和商店大街可以品嘗採購,對巧克力的神祕充滿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的您可以來這裡走走看看喔。 &...
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
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是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與三芝鄉公所規劃而成,遊客中心內設有三芝影音介紹、多項導手冊及專業導覽人員,提供遊客三芝鄉的旅遊與美食資訊。名人文物館中主要展示的是出身三芝的四位名人,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中華民國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以及名醫杜聰明、國際作曲家江文也與民進黨政治人物盧修一,文物館中除介紹四位名人之外,也有三芝鄉自清乾隆時期至今的發展歷史。遊客中心的後方即為李前...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左岸會館)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左岸會館)位在八里鄉的左岸公園內,是一處公辦民營的休閒場所,擁有規劃完善的自行車道、木棧平台及觀海亭等戶外設施,假日時騎警隊皆會在會館右側廣場進行馬術演出,還有夢幻的馬車供民眾乘坐。而會館內則有多功能教室、主題展示區與諮詢服務台等,一樓展示著八里鄉的歷史及藝術品,二樓則有提供中西式的餐飲服務。
工研酢益壽多文化館
「工研食品工場」創立於民國三十年,專營釀造研究,堅持「天然純釀造」的品質,不但研發出烏酢、健康酢、味噌、咖哩、各式醬料及冬蟲夏草等產品,更推出將釀造技術應用在生活中,研發出工研酢洗手及酢處清。2010年正式通過觀光工廠評鑑,成立「工研酢益壽多文化館」,希望透過參觀工廠、導覽解說以及烹飪教學的方式,引領民眾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醬料來源、製造過程及相關應用知識。 【參...
淡水紅毛城
淡水紅毛城為西元1629年時西班牙人所建,當時稱為聖多明哥城,是西班牙人的重要據點。西元1642年西班牙人不敵荷蘭人,在離開台灣前將聖多明哥城拆毀,而荷蘭人即在原址區域建造了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堡,由於荷蘭人髮色偏紅,當時在地人稱為紅毛番,而聖安東尼城也就稱為「紅毛城」。而後鄭成功收復台灣,荷蘭人就此離開,直到清朝時英國人向清廷永久租用,並大規模修築增建,以作為英國領事館之用,然而在中英斷交後,英國...
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
理學堂大書院的基本架構為兩進兩護龍的四合院格局,左右各有一護室,擁有台灣傳統硬山式板瓦屋面,以及西式的女兒牆和老虎窗,為一座具有中西融合元素的建築,英文名稱為「OxfordCollege」,中文名稱則為「理學堂大書院」,簡稱為「牛津學堂」,是由馬偕博士親自選地與設計監工,民國七十四年時經評定為國家二級古蹟。 西元1880年馬偕博士回加拿大向鄉親講述於台灣傳教的種種,於是在地方報紙的呼籲下捐獻...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挖仔尾紅樹林保護區)位在八里鄉,分布於淡水河口竹圍、挖仔尾及八里渡船頭附近,是紅樹林分佈範圍的北限,面積約為十公頃,民國七十二年時由內政部劃定為自然保護區。挖仔尾是一種潟湖地形,紅樹林水筆仔生長成林,形成沼澤生態系,吸引許多水鳥前來覓食棲息,退潮時也可見到彈塗魚及招潮蟹等生物,是一處天然的溼地生態教室。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位在淡江大學校園內,是一座船型的建築物,前身為長榮集團張榮發先生所捐資興建的淡江大學的「商船學管」,主要為培育航海及輪機科技人才。因應教育政策停招學生後,於民國七十九年六月開館,成立台灣首座的「海事博物館」,館中展示六十艘自十五至十七世紀的船隻模型,像是聖瑪莉號、鄭和寶船、鐵達尼號及尼米茲航空母艦等,並設有模擬輪機室及駕駛台,還有一座表面三千兩百平方吋,擁有兩萬個地名的地球儀,提...
橫山梯田(台北赤蛙棲息地)
橫山梯田位在台北縣三芝鄉橫山村,也是台北赤蛙的棲息地,因全鄉的地勢多為山坡地,早期的農民即在橫山村、茂長村及圓山村等區域,依造地形開闢多處梯田,又以橫山村的梯田景觀最為壯觀。原先的橫山梯田為種植作物為主,目前則以轉向觀光旅遊產業,提供遊客遊憩的特殊景觀。橫山國小對面有許多台北赤蛙棲息於此,因為人為汙染越趨嚴重,愛蛙人士積極出面保育,現在才能在橫山梯田觀察台北赤蛙的蹤跡。
關渡大橋
關渡大橋位於八里鄉東南角,在關渡橋建造前,八里與淡水的交通都得靠渡輪,台灣省政府為了發展更便捷的交通,建造了亞洲第一座全焊接鋼拱橋,1978年開始興建,1983年完工,全橋長達809公尺,主橋539公尺,為五孔連續鋼大橋,橋面淨寬19公尺,計四線14.5公尺,兩側人行道各寬2.25公尺,主橋由三孔拱橋及二孔懸臂橋組成,橋上設有觀景步道,遊客可在橋上欣賞淡水河景觀。
牧師樓與姑娘樓
牧師樓與姑娘樓為兩棟迴廊式洋樓,紅磚外觀、斜屋頂、迴廊及高台階等特色,相當具有懷舊風情,姑娘樓建於西元1906年,牧師樓則是西元1909年所建,兩棟建築皆為吳威廉興建。姑娘樓為提供當時前來台灣傳教服務的女宣教士住宿,曾有多位知名的女宣教士住宿於此,現今則做為真理大學校長室之用。牧師樓則建於吳威廉牧師之宿舍,明有德及孫雅各兩位牧師也曾居住於此,目前是真理大學的員工餐廳。
民主公王水車園區
三芝鄉背山面海,耕地多分布於丘陵或山坡地上,最方便的灌溉方法就是利用水車運水灌溉,居民亦會利用水車碾米及製茶,因此三芝鄉素有「水車之鄉」的稱號。隨著時代更迭,水車逐漸被取代而不復見。 位於民主公王廟旁的「民主公王水車園區」特別保留了水車,且每年都會配合「民主公王廟元宵節」,舉辦熱鬧的民俗活動。水車園區介於新庄村大坑溪出海口的沙礁海灣,當夕陽西下,絢麗的彩霞伴隨著巨大的水車,成為攝影勝地。 ...
馬偕真愛森林療癒步道
真愛森林步道區域原是一片荒草,從2011年起,就以校務經費在打造一條兼具生態教育、學術研究及休閒益康功能的森林步道。入口處設有紀念石碑和導覽地圖,沿途並未設有太多人工設施,甚至也沒有台階,可以真正地與自然合而為一。園區內有昔日此地農家遺留下的古厝,還添設了馬偕池、聰明橋、逍遙坪及觀景台等遊憩設施。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清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清廷因北京條約開放淡水做為通商口岸,殼牌公司因與英商洋行擁有良好關係,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便成為殼牌公司倉庫。西元1944年4月日本政府殼牌屬敵對國所有,下令強制徵收,日美軍機於10月12日空襲北台灣,油槽因此炸毀燃燒,自此之後成為備用倉儲。 而後日本政府將其列為政府財產,並由台灣長官公署接收,殼牌倉庫母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為追討資產,與政府進行訴訟多年。在殼牌公司了...
20淡大宮燈大道
淡江大學校園內有一條宮燈大道,石鋪步道的中央佇立著一座座的白色宮燈,兩旁種有花木綠地,春季時杜鵑花盛開,漫步於此格外浪漫,沿途還有宮殿式建築用於教課,瀰漫著濃厚的復古風情,是淡江大學中最為著名的景色,吸引許多民眾到此休閒運動。
淡水‧登峰魚丸博物館
位於淡水地區的登峰,從民國39年迄今,從事魚丸行業將近有六十年之久。其研發製作的淡水魚丸為台灣四大代表性魚丸之一;更首創淡水魚酥,成為高人氣的淡水名產,深深影響淡水的飲食文化。 除了2004在淡水老街上的媽祖廟前,創立全國第一座以魚丸為主題的「登峰魚丸博物館老街一館」外,2010在觀光工廠計畫的輔導下,將原有的生產區改造成「登峰魚丸博物館工廠二館」,提供各式魚漿製品DIY...
鄞山寺(汀州會館)
淡水鄞山寺建於清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供奉閩西汀洲客家守護神「定光佛」,鄞山寺除祀奉定光佛之外,也做為接待同鄉的汀洲會館,目前台灣僅有淡水鄞光寺與彰化定光庵為供奉定光佛之廟宇。鄞山寺於民國七十四年時經評定列為二級古蹟,雖經歷過多次的修築,但鄞山寺依舊極力保有廟宇的原貌,外觀的雕刻、剪黏及泥塑裝飾也具有精湛的工藝水準,廟中擁有眾多古文物,尤其以定光佛神像最為珍貴。
馬偕博士租屋發跡地
「馬偕博士租屋發跡地」座落於馬偕街上,此地於清代古名為『龍目井』,後為了紀念馬偕博士才更名。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獲得英國領事和英商之協助,在此地租得廢墟一所(今馬偕街24號屋後),該陋室原為清代名將孫開華提督之馬廄,破敗簡陋、不適人居,經過馬偕博士整理後成為其寓所,並以此做為宣教、醫療與教育基地。後因宣教需要,將教會和醫院遷出發展,但他一直以此地為家...
真理大學
「真理大學」是一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北部創辦的私立大學,前身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1872年3月9日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登陸淡水,並選定現址興建校舍以作傳教、教育及醫療之用。而後經過多次更名、改制於1999年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改制為真理大學。校內範圍寬敞、建築雅緻、景緻優美,包含:馬偕故居、理學堂大書院、教士會館、紅樓、大禮拜堂等區,並會定期舉辦馬偕特展,展出馬偕所持物,播放其對原住民傳...
三芝田心子
三芝田心子位於北八鄉道4.5公里處, 因獨特的濕地景觀成為夢幻秘境,這裡的水田景色倒映著山、綠樹、天空,更在不同氣候與時間裡呈現出多種意境之美,不論是藍天白雲的燦爛或是雲霧迷濛的幽靜都吸引著眾人目光,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三芝福成宮
三芝福成宮位在埔頭老街,創建於民國八年,經過多次的修建,至今已有九十年的歷史,廟中主祀神祇為天上聖母,鄰近民眾多稱為「埔頭媽」,並配祀有註生娘娘、五穀先帝及福德正神等神祇。三芝福成宮中供奉的金面媽祖神像為奉祀於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所建的台北府城天后宮,後因日據時期因實施市區改正而棄於官廳,福成宮竣工落成後即迎至廟中供奉,多年來香火鼎盛,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五月初七皆會舉辦「迎媽祖...
富福頂山寺(貝殼廟)
富福頂山寺(貝殼廟),係由1996年有一位信徒向濟公活佛發願,要造一間漂亮的貝殼廟獻給濟公活佛,此信徒陸續由台灣各縣市及東南亞購買珊瑚礁及貝殼,整間廟總共用上百種珊瑚與六萬多種貝殼堆砌而成成。整間廟總共用上百種珊瑚與六萬多種貝殼堆砌而成,富麗輝煌的廟宇建築,猶如一座海底龍宮。
台灣不二衛生套知識館
「台灣不二衛生套知識館」於1972年,為台灣第一家衛生套工廠。與日本不二乳膠公司技術合作,設廠於淡水,引進當時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檢查準確率達100%,後於1973年正式量產,並於1999年取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ISO9002認證、取得衛生署優良醫療器材製造規範GMP認證,更行銷至世界五大洲、四十餘國。 有鑑於近年來因為性行為、性病、愛滋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向,又因為民風保...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位在三芝鄉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為民國八十五年正式開館,並在民國九十四年於右側開設新館。李天祿為台灣國寶級的布袋戲大師,封箱退出職業演出後對台灣布袋戲文化的推廣有極大的貢獻,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中有多項布袋戲偶、服飾與道具的展示,其中不乏有百年歷史的珍貴文物,並有木偶體驗區與後場樂器區,提供民眾操作體驗,以及可自行上色的DIY木偶區等主題展區,此外館中也設有餐飲區及布袋戲相關藝品的展售區,歡迎您一同來...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位在八里鄉,也是十三行遺址的所在鄉鎮,十三行博物館加上周圍廣場的總面積約為四公頃,室內建築約佔三千六百坪,具有設計感的整體外觀是由建築師孫德鴻先生所設計,曾於民國九十一年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及民國九十二年的遠東建築獎首獎。 十三行博物館中設有多項常設展,包括十三行遺址的出土文物、遺址搶救過程及十三行人的生活想像圖等,配合多媒體的方式展出,並在室外留有十三行遺址保留區供民眾參觀,讓民...
紅樹林展示館
關渡平原的南側堤防規劃有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擁有面積廣闊的沼澤濕地,吸引多種水鳥、魚蝦及招潮蟹等濕地生物棲息,蘊藏豐富自然生態資源。紅樹林展示館位在淡水線紅樹林站二樓,館中以文字、圖片及多媒體等方式介紹生態資訊,還可透過大片的玻璃觀景窗觀察紅樹林生態。星期一為固定休館日。
根德水車生態園區
根德水車生態園區位於三芝路臺二線旁,是前往北海岸的必經之路,是三芝六座水車園區的其中一座,這裡的水車為三連式水車,,因為位處三芝的平原地帶一座水車的力量又不足以牽動發電機的情況下,於是先民便設計出這座旋轉的力量增加三倍的三連動式水車,做為發電之用,目前的公園也是由這三座水車供電,達到推廣環保的概念。
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位在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口的南岸,為一沙丘地形,總面積約為40,000平方公尺,據推測為距今1800至500年前,為台灣史前鐵器時代,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十三行遺址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學組負責挖掘工程,發現有金屬器、陶器、玻璃製品、骨製品、建築及墓葬等物品與文化,其中最為具代表性的是人面陶罐。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於民國九十二年四月正式開館,展示許多於十三行遺址出土的珍貴...
大屯自然公園
大屯自然公園位在大屯山的山腰上,海拔高度約為八百公尺,佔地五十五公頃,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園區內種植有杜鵑、楓香、紅楠及山櫻花等植物,蝴蝶飛舞、蟲鳴鳥叫,最特別的景觀是火山錐體及暖溫帶闊葉林,還可遠眺大山和菜公坑山,並有規劃完善的步道系統與鄰近步道相接,可說是台北的後花園。
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木造建築,原址在日本褔井縣,為了連結台灣921大地震及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台日情誼而移築至台灣,成為在台灣日式建築代表之一,歷經五年的時間,由台灣志工與日本師傅依照傳統工法重組完成,完整地重現,黑色屋瓦、木頭樑柱所構築的古民家,具有充滿歷史感的古樸風情,榻榻米和傳統地爐也讓人仿佛置身日本住宅中。
大屯山自然公園
「大屯自然公園」位於大屯山的西北方山腰,位置介於大屯山與菜公坑山之間,海拔高度約800公尺處。公園興建於76年6月,佔地面積約55公頃,以植生復舊所形成之自然公園,擁有暖溫帶闊葉林和火山錐體,不但有豐富的杜鵑、山櫻 、吉野櫻、楓香、紅楠等林相,更有蝴蝶和鳥類的昆蟲生態;另外還有水生、濕生植物社會以及日據時代造林所殘留的針葉林。內部設有大屯遊客服務站,除了有動植物及昆蟲標本外,另設有以陽明山早期人文...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初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現今的廟與外觀則是在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重建,是淡水地區年代最為久遠的廟宇,兩旁則是淡水最早發展的街道。淡水福佑宮的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媽祖,並配祀有水仙尊王及觀音,廟宇擁有豐富多元的雕刻技術,以多元化的吉祥代表題材做為發揮,並保有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時的「望高樓碑記」及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由皇帝御賜的「翌天昌佑」古匾,均為具...
清水巖
淡水祖師廟清水巖俗稱為祖師公廟,於西元1937年竣工完建,至今經過多次,主祀神祇為清水祖師,是為早期渡海抵台之安溪人攜至台灣,也是安溪民眾的鄉土守護神祇。淡水清水巖流傳著許多神蹟,中法戰爭之際,法軍大舉侵入淡水,民間即流傳是因清水祖師顯神蹟驅退法軍,淡水才得以平安度過,更獲光緒皇帝御賜「功資拯濟」匾額,另外凡有災難將至清水祖師也會落鼻以示警眾人,又有「落鼻祖師」的別稱。每年五月初六為清水巖之祭典,...
馬偕醫館
馬偕醫館改建落成於西元1879年9月,是由加拿大籍的馬偕牧師所建,早期名為「滬尾偕醫館」,是北台灣第一座西醫院,也是現今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馬偕醫館為閩南式傳統建築,門窗卻是西洋式風格,具有中西方的建築特色,曾經過多次修建,目前保存良好完整。現在醫館中仍擺設有洗濯台、門鐘、壁爐及早期使用的病床等設施,以及馬偕牧師使用過的藥罐、拔牙工具和風琴等珍貴文物。
淡水龍山寺
清朝時台灣共建有五座龍山寺,分別為台南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及淡水龍山寺。淡水龍山寺建於清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是由移居於此的泉州晉江、惠安及南安人所募資創建,經過多次的修築重建,現今為國家三級古蹟。淡水龍山寺的主祀神祇為觀音佛祖,為三開間兩殿兩廊的建築格式,整體呈現古樸儉約的形式。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曾由皇帝御賜「慈航普渡」匾額,以答謝神佑。